海绵城市初显成效

浏览次数:742    发布时间:2021-04-26 10:34:46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通过试点城市创新建设模式,探索成功经验,并将这些成熟的做法、模式推广落地。但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其全面实现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近几年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例如,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灾害方面,北京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环路下凹式立交桥区进行改造,综合采取渗、滞、蓄、排等措施,提升桥区的排水防涝能力,遂宁市对阜丰巷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小区内涝积水点得到了有效控制。

  而在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整治方面,常德市市区的穿紫河原来是一条黑臭河道,沿岸居民对此意见极大。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开展后,综合采取调蓄、生态净化等海绵化措施,消灭了水体黑臭,大大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同时,带来周边土地的升值。

  “海绵城市”在各大城市不断推进,政府也加大了“海绵城市”的投资,每个新型项目的不断发展完善,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努力,不断的去维护实施好来,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环境上的一些难题。

  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功能介绍

  海绵城市,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关于海绵城市六字方针

  “渗”:能把更多的雨水渗透到城市的地下储存起来 “滞”:不能让雨水很快流走,也是要把它更多的留在城市里 “蓄”:就是采取多种措施蓄水,城市有水才有灵气 “净”:把水净化,跟污水处理异议,雨水也想要处理 “用”:有水了就要合理利用 “排”:将多余的雨水通过地下管网排出城市。

  下面详情介绍每一个步骤的功能介绍。

  一、海绵城市建设“渗”源头减少径流、净化初雨污染

  “渗”工程主要包括建设或改造建筑小区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及自然地面等工程,主要目的是从源头减少径流,净化初雨污染。

  1、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

  2、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指具有透气,彩石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排水混凝土,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

  二、海绵城市建设“滞”工程主要包括建设下凹式绿地、植草沟、调蓄池,主要目的是延缓径流峰现时间。

  生态草沟又叫植被浅沟或者生物沟,雨水径流通过值草阻拦,逐步缓慢下渗,最终用于补充绿地的土壤含水量,实现降雨径流的全部吸收净化,同时减少绿地浇灌用水,达到消减降雨径流,延缓洪峰的目的。

  三、海绵城市建设“蓄”降低峰值流量,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

  “蓄”工程主要包括保护、恢复和改造城市建成区内河湖水域、湿地并加以利用,因地制宜建设雨水收集调蓄设施等,主要目的是降低径流峰值流量,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

  四、海绵城市建设“净”减少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

  人工湿地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净”工程主要包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综合整治河道、建设沿岸生态缓坡及开展海湾清淤,主要目的是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

  五、海绵城市建设“用”合理利用雨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用”工程主要包括绿化浇灌、道路冲洗、洗车、冷却用水、景观用水等。

  雨水收集利用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将雨水用作喷洒路面,浇灌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六、海绵城市建设“排”减少内涝,提升城市应变能力

  城市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控的情况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雨水通常分散就近排入水体,雨水不能自流排出,为排除城市内涝。

  “排”工程主要包括村庄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低洼积水点的排水设施提标改造等,主要目的是使城市竖向与人工机械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以及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